12月13日周四下午四点半,在初中部三楼会议室,我校初中外语组教研组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高起点部分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次以“加强学科建设 彰显外语特色 打造名牌教研组”为主题的会议,校长助理谢剑英、教师发展中心李兴勇主任参加了本次会议,初中教研组长刘竹主持了本次会议。
初中教研组长刘竹明确了本次会议的核心精神和议程,即我校外语教研组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打造有品牌有竞争力的教研组。首先,刘玉英老师介绍了初中教研组“以读促说”的课题,接着曹洪琴老师和杨雪梅老师谈了自己在本学期两次重要的同课异构中的收获与困惑。最后是各年级老师代表轮流发言环节。夏真老师分板块对Eim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肯定了Eim教材设计的巧妙性,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初一备课组长何谐介绍了“以竞赛为核心”打造名牌教研组的理念。她谈到了自己跟进了两年的“中译杯”大赛,我校参赛学生成绩斐然,其中我校“翻译社”社长也取得了全国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她建议老师们就认可的比赛可以多在我校优秀学子中宣传,让孩子们在以后取得更多自主权,为他们提供更多优质的比赛发展平台,在比赛体验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初三备课组长们谈到自己对新教师成长的感悟,提出了对教师发展的长期跟踪的建议,对于整个教研组的发展提出了实质性的意见。并提出了自己对Eim教材的困惑,希望初三老师提前进行新教材的备课的要求,对后进生学生提前进行每单元重点词汇和中考词汇的背诵,并对典范英语、21世纪英语报的处理提出了宝贵且有实践意义的意见。针对新教材文章长但结构清晰的特点,可以作为非常好的听说写的范本,教材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背景渗透,引领塑造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听完老师们真挚的发言后,谢校助感慨到本次研讨会的意义重大,她一一解答了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并明确我校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并对教师的发展要整体推进、一一培养。外语组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研究,打造外语组的品牌。
李兴勇主任最后总结发言,他提出了“分析、思考、共勉”三个关键词。首先,教师要分析课程目标,对教材进行梳理研究,“教材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材”,教师要改变碎片化零散的教材,根据主题整合教材,明确了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才是关键。他提出我们要开发校本课程精品化,目标指向中考高考,对好的活动课程要固定下来进行推广,成为学校亮点。他认为教师要关注核心素养,学习课程标准,高位地看课,建立在主题语境下的课堂观,要有走向学生的价值观,上课要有主线意识,从上内容走向有价值的课。教师还应不断学习理解并运用实践创新,对关联化教学、结构化教学、可视化教学、情景化教学、过程性评价标准化提出了自己的深入理解。其次,教师们要思考树立新的目标,要有自己教育的深度,提出上什么比怎么上更重要,要建立有效的、系统性的、一致的教材资源。他提出教师要学会高位看教材、高位看课堂,高位看课题,学生是否真正具有独立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本次外语教研组的会议内容扎实、接地气,实际解决了教师们在教学中的困惑,各位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相互碰撞,摩擦出了智慧的火花。相信有这样的教育情怀的外语教研组定会不断实践创新,打造出具有成外外语特色的品牌教研组。
撰稿:杨雪梅 摄影:曹洪琴 审稿:刘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