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9:30,我校初中部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教育活动——我用所有报答爱,5·12大地震十二周年缅怀。全校师生在本班教室观看了现场直播。
主持人是初中部德育处副主任杨红玲。会上,杜娟老师发表了题为《我用所有报答爱》的演讲。年初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国情怀、兄弟情谊。疫情期间从汶川开往武汉的六辆卡车也吸引了杜娟老师的注意力,卡车上载满了汶川村民自发捐赠的100吨蔬菜。各类援助马不停蹄奔赴武汉画面,和12年前举国力挺汶川的场面是何其相似。“十二年前的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这场灾难让全国同咽......”,同胞的感恩“谱写了一份跨越时空的感动。”
杜老师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位有些特殊的出征武汉的白衣天使——一位来自汶川的女护士,“为感恩四面八方的大爱汇聚,将她从废墟中托起,才成就了12年后这个白衣天使的自己,她来了!主动请缨,挺身而出,逆向而行!她说:这几天看新闻,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
光阴荏苒,汶川人在用自己的所有报答爱,就像疫情肆虐,艰苦奋战的各领域人民,倾尽所有报答这片从苦痛中一次次站起来的土地。
因为铭记,所以感恩,因为家国情怀,所以勇往无前。墟上春以来,汉上樱再开!
(杨红玲副主任主持)
(杜娟老师演讲)
附:(杜娟老师发言稿)
用所有报答爱
自新型肺炎疫情席卷武汉以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全国上下、社会各界众志成城,都在用实际行动为武汉加油,展现着与子同袍的深情厚谊。
此刻,我的目光却被6辆卡车吸引,它们自汶川来,载着村民自发捐赠的100吨蔬菜,装着一车沉甸甸的牵挂,不远千里,奔赴武汉,谱写了一份跨越时空的感动。
12年了,汶川这个一喊出来,心就微微颤动的名字又一次被人提起,2008年的梦魇仿佛还停留在脑中,将我们的痛苦撕扯。
永远记得那个时刻,5月12日下午14:28分,一场突如其来、震天辟地的8级大地震从天而降汶川县,天府之国顷刻间满目疮痍。座座高楼轰然倒塌,数万生命瞬间陨落,无数人被压废墟。几千次的余震、几万次的寻找,流不尽的眼泪,凄风苦雨里白发人送黑发人,有情人阴阳两隔,孤儿痛失双亲。
汶川倒下了!汶川人心碎了!谁能想到一次午睡就是永别?几秒的时间就家园尽毁?那时的汶川,黑暗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也浸染着汶川人的支离破碎。
没有了爱人,执谁之手,共度余生?风花雪月,清欢有味怎挨得过从今以后次次清明雨后、晚来风急?
没有了父母,幼儿嗷嗷待抚,少年孤苦无依,每一个晨昏午后,每一步艰难成长,有谁在身后凝望?破茧成蝶的骄傲又如何掩饰眉间的落寞与忧伤?
没有了孩子,情郁于中,垂垂老矣,谁俯下身来,轻声问询?中秋除夕,阖家团聚,烟花灿烂也只不过是冷冷清清。
人生总无常,生命本脆弱!这是人们心痛到底,深感无力地自我安慰。我们接受汶川人的脆弱,理解他们的伤悲,跟着他们一起祭奠生命、悼念亡魂!
12年已经埋葬了太多,也改变了太多!正当我们快要将汶川遗忘时,汶川回来了,自信得回来了!曾经,世界以痛吻之,今日汶川人用所有回报爱,咏之以歌!
为感恩地震期间武汉多家医院对他们的免费救治,武汉市各大医院的医生们对他们的精心照料,他们开着卡车,满载一车的祝福来了,他们说:“汶川感恩您 武汉要雄起”。
为感恩四面八方的大爱汇聚,将她从废墟中托起,才成就了12年后这个白衣天使的自己,她来了!主动请缨,挺身而出,逆向而行!她说:“这几天看新闻,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
为感恩那些曾经在自己因地震后修补房屋,不慎跌倒导致颈部受伤,帮助自己重拾信心的人,他来了!当新型肺炎疫情肆虐之际,他毫不犹豫捐出了自己靠拉三轮车积攒的2万元,他说:这不算什么!不值一提!
还有她,在汶川地震中逃过生死劫难,笑着说,现在每多活的一天,都是赚来的。所以,她来了!在武汉封城前,她选择留下,做了一名志愿者。
命运固无常,生命自绽放!今天我们看到汶川人的重新站起,更为他们的善良感染,再也无法忘记他们的微笑!
墟上春以来,汉上樱再开!
让我们如汶川人一样用所有报答爱,因为铭记,所以感恩!
让我们致敬汶川人用所有报答爱,代替逝者好好生活,看透这个世界的真相,依旧狠狠爱!
撰稿:马婧雯
摄影:康勇
审稿:刘鹏、张会能
上一条:关注两会,关注未来——成都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第8周主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