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日下午,成都外国语学校参与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大规模推广的群文阅读理论与实践深化研究》的第二批子课题《外国语学校初中群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研究》和《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与实践研究》在高中部录播教室举行了开题报告会。
本次开题会邀请了金牛区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罗小维老师、锦江区教科院语文教研员易晓老师来校指导。参与本次活动的学校领导有龚智发校长、高中课程教学服务中心黄杰主任、初中课程教学服务中心雷晓霞副主任、教师发展服务中心徐华副主任,以及初高中无课的语文教师。活动由徐华副主任主持。
首先,课题组在开题报告会上推出了两堂“群文阅读”研讨课。初中语文组邱迪老师与初三(12)班同学以鲁迅作品为材料,力求通过探讨鲁迅书写受苦难少儿的原因感受鲁迅的正义反思与赤子童心。
高中语文组胡琬琳老师与高三(16)班同学以《孔雀东南飞》为讨论起点,又汇入《窦娥冤》《哈姆雷特》等中西方典范性悲剧作品,探讨了造成中西方悲剧的差异的原因。
课后,我校龚智发校长为两位专家颁发了“研究顾问”的聘书。
接着,课题主研何云春老师和徐梦琳老师分别做了初高中课题的开题报告。
我校“以课开题 以题促课”的开题形式得到了罗小维老师的肯定。罗老师提出了四个建议:第一,群文阅读课要有明确的立足点文本;第二,教学中精读跳读要结合;第三,课题名称可以再斟酌审定,力求精准;第四,要对群文阅读进行冷静思考,不要为了“群文”而忽略语文教学内容本身。
易晓老师在点评时,针对群文阅读课给出了具体建议:议题要一以贯之、自然简化,课堂教学文本解读需要停留,需要精读,选文不用太多,且要重视文本之间的关联;针对开题报告的具体内容,如课题名称、问题的提出、核心概念的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预期成果等,易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群文阅读是语文教研教学的热点,我校借此开题报告会也将展开新的探索羽翼。成外语文人愿将探索的理论、经验落实在课堂,回归到课堂。
图片:杨梨英
文稿:邱 迪
审核:徐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