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天地
今日之成外少年 --初二年级“12.9”红歌合唱比赛类型:学生作品 来源: 日期:2016-12-09 已阅:13341人
扣人心弦的歌声,还在心头飘扬,英雄的故事,已在尘封的记忆中苏醒。唱红歌忆往昔峥嵘,振心魄展少年中国!“12.9”的合唱节让我们感受到了合唱音乐艺术的美好,更感悟到今日的安宁幸福来之不易,今日之成外少年将永远铭记你的名字叫英雄。
一百多年前,梁任公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百年渴望,终成现实,山河犹在,国泰民安。那么今日之少年呢?又该是何模样?
八十一年前,北平学生齐集新华门请愿,要求国民党停止剿共,一致抗日。他们呐喊着“要做主人拼死在疆场,不做奴隶青云直上”,他们书写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青春理想。赤子之心,华夏同感;国士情怀,祖国之先驱。八十一年后,我们再也不需要游行请愿,不需要抗战杀敌,不需要时刻准备着付出生命。那么今日之少年呢,又该是何模样?
“12.9”的红歌还在声声回响,正启示我们,今日之成外少年是何模样!
今日之成外少年,在赛前的训练场上。合唱比赛前2、3周开始排练,反反复复地练。排练时,大家会静静地放下手中的事。排练过程中,一得空闲,就会静静地捧起手边的书。记得最深的是那一次排练,赵老师铿锵地说:“第一才是我们的目标。”周老师语重心长地讲长征的故事,讲长征时的人情冷暖,讲我们该怎样看待长征。还有带妆排练的那次,天很冷,参演的同学们只穿一件衣服,却没有一人抱怨。还有赛前化妆的那次,男生们不喜浓艳的口红,女生们嫌弃扎上的双马尾,但大家都一一照办。今日之成外少年,是把集体放在自己的前头,是把卓越作为对自己的要求的担当者。
今日之成外少年,在首首牵动人心的红歌里。每一次唱都有更深的体悟,以至于台上有人泪光闪烁。像是看见了那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卢沟桥的石狮眼含泪水,像是看见了那暗无天日的时光中,秦淮河畔的金柳黯然神伤。
记得5、6、7班合唱的《青春舞曲》,唱出了青春如火的民族希望。记得14、15、16班的《映山红》,歌声阵阵交织成一幅画面,仿佛漫山遍野的红点燃了火红般瑰丽的青春,让我们记住了殷红的嘱托。17、18、19班的《游击队歌》,从他们豪迈的歌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任何强敌都吓不倒我们华夏儿女,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抗日志士的气势。8、9、10班的《中国军魂》是如钢筋、似猛虎,建祖国、斩蛟龙的中国军人的象征。11、12、13班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用温柔的调子,以妈妈的口吻告诉我们居安思危、勿忘国耻。1、2、3、4班《十送红军》以情景剧的方式再现过去的故事,传达了依依不舍亲人离,泪满襟,心相依,只待明朝迎胜利的寄托。这岂止是一次合唱,而更应该是一番成长。今日之成外少年,要有的是赤子之心与国士情怀。
我想,大概我再也不会有机会和同样一群人去做同样的事了。成外的合唱节会让我们都难以忘怀。合唱节之后的体悟是成外的“12.9”最大的价值。学长曾写到“成外让一群偏居西南的孩子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与世界产生这么大的关联。”今日之成外少年,我们的身份是华夏儿女,我们的征途是世界公民。
初二·1班
付玉洁
上一条:《我的世界不仅限这里》记2016少年儿童经典学习展示活动
下一条:没有了